咋个说呢,前两天听着些消息,心里头热乎乎的。说的是咱们云南这五年,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安逸、更踏实,可是下了大功夫。我把听来的这些事理了理,其实说白了,就是花了近640个亿,扎扎实实地办好了三件大事,每一件都关系到你我他。
第一件大事:把底子兜牢了,谁家有难处,都拉一把
过日子嘛,难免有磕磕碰碰,手头紧的时候。以前是自己着急,到处跑着去问政策。现在不一样啦,变得聪明多咯。建了个啥子动态监测平台,就好像有个贴心人,时刻帮你瞅着,一旦发现你家可能遇到难处了,都不用你开口,人家就主动上门来问,帮你把各种补助办下来。这叫政策找人,真是暖到心坎里。
这五年,前前后后投进去的钱,保证了每年三百多万有困难的乡亲们,吃饭穿衣不成问题。遇到突发情况的,也有临时救助顶一下。城乡低保标准也提了一大截,特别是村里的,涨了差不多一半。
家里有残疾人或者娃娃的,也得了更多关照。给残疾人的两项补贴,现在在手机上就能办,方便得很。对那些没人照顾的娃娃,不仅管到成年,还帮他们想好成年后的出路。总之就是一句话,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。
第二件大事:让老倌倌老太太们,从“养老”变“享老”
现在走在村里城里,会发现老年人的生活是越来越有滋味了。云南山好水好空气好,好多外地的老人都喜欢来我们这儿旅居养老,一边逛风景一边就把老养了,床位都整了快两万张。咱们本地的老人家也不赖,全省有六十多万老年志愿者,身体硬朗着呢,还在发光发热,帮邻里、守家园,成了社区里一道风景线。
更实在的是,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点越铺越密。村里有了“老年幸福食堂”,中午不想开火,就去食堂吃顿热乎饭,还能跟老伙计们聊聊天。县里专门给失能特困老人建的照护机构,也做到了每个县都有。家里住着不方便的,还有人上门来帮忙搞适老化改造,安个扶手、换个防滑地砖,都是小细节,但都透着大关怀。这日子,已经不单单是活着养老了,是在舒舒服服地“享老”。
第三件大事:稳住饭碗子,让大伙儿有活干、有钱挣
人心稳不稳,关键看手上有活没得。这几年,云南想了不少办法,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有份稳定的工作。城里头每年新增的岗位都超过50万个,村里出去打工的队伍也浩浩荡荡。为了方便找活,好多社区、乡镇都建起了“家门口就业服务站”和零工市场,下个楼就能找份临时工,很方便。
想自己当老板的,也有人扶一把,那个“七彩云南创业福地”的牌子是越叫越响亮。年轻人学门手艺,现在路子也宽了,全省的技能人才多了不少。
当然,光有工作还不够,还得有保障。养老保险现在基本上是该有的都有了,全国统筹后,走到哪里都方便。大伙儿的退休金也是年年涨,基金池子稳得很,不用担心。要是跟老板有了矛盾,也有专门的地方说理去,保证我们这些干活的人不受欺负,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能安安稳稳落到口袋里。
总而言之,这五年,云南的变化就写在每个人的脸上。那份踏实和安稳,就是咱们老百姓摸得着、看得见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