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锁五大核心场景!东软构建城市“数字大脑”,让养老变“享老”

在全球老龄化浪潮加速袭来的当下,如何让长者不仅“老有所养”,更能“老有所乐”?这不仅是时代给予的必答题,更是科技企业竞相角逐的新赛道。

近日,在 2025宁波健康养老与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 上,作为行业领跑者的东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设备或软件,而是通过一场名为“科技赋能智慧养老”的展示,向外界描绘了一幅 “教、医、养、康、旅” 五位一体的未来生活图景。

不仅仅是技术,更是城市的“数字大脑”

走进东软的展区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精心打造的城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。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巨大的生命体,那么这一套由“三平台、一门户、五大业务系统”组成的架构,就是维持其养老机能运转的 “数字大脑”

这颗“大脑”有多聪明?

它打破了信息孤岛。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平台,医疗记录、社保信息、养老服务数据被编织成一张精密的“数据地图”。这意味着,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、护理需求与支付能力,不再是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碎片,而是形成了完整的画像。

而在执行层面,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调度员。利用智能算法,它能精准地将社区养老中心、专业护理机构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,哪位老人需要送餐,哪位老人急需上门护理,系统一目了然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让每一分养老资金都花在刀刃上,东软引入了区块链技术辅助监管服务平台。每一笔服务费用的流向都全程可追溯,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手段,让城市管理者放心,更让百姓安心。从居家到社区,再到专业机构,这套系统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场景的守护网。

从“浙里护理”到候鸟式康养

数据是冰冷的,但服务必须是温热的。东软的布局早已跨越了屏幕,深深扎根于真实的泥土之中。

目前,这套智慧养老体系已与沈阳、大连、福建、南宁、佛山等省市达成深度合作,正试图打造一种全新的平台经济模式。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,东软已与超过 160个城市 建立了业务对接,其中20个城市已落地战略合作。

在浙江,一个名为 “浙里护理” 的服务成为了本次展会的明星案例。它精准击中了银发群体“医养康护”的核心痛点,将医院内优质的医疗资源延伸至院外。只需指尖轻点,专业的护理服务就能通过互联网“一站式”抵达老人床边,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,让老人少跑腿。

除了解决“刚需”的医疗护理,东软同样关注老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质量。

  • 在教育端,东软开设了凤凰学院,通过创新的老年教育课程,让银发族在学习中重拾活力;

  • 在旅居端,他们在辽宁、四川、云南、海南等地布局了 6个康养基地

这意味着,北方的老人冬天可以去海南享受温暖海风,南方的老人夏天可以去辽宁体验清凉避暑。这种结合了“游学”与“度假”的模式,正在重新定义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方式。

携手宁波,共绘银发经济新蓝图

博览会现场,合作的步伐也在加速。东软集团携手大连东软睿新健康科技与宁波健康养老发展有限公司,三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这一握手分量极重,标志着东软的智慧康养方案正式在宁波深耕落地,为这座长三角核心城市的银发经济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。

在同期举办的“AI康养 新场景 新生态”论坛上,智慧医保事业部总经理刘兵发表了题为《城市智慧养老平台赋能银发经济新时代》的演讲。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,而是与现场的行业领袖们来了一场精彩的“头脑风暴”,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破解产业痛点。

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,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。

从“边缘需求”跃升为核心战略,银发经济的浪潮已至。东软正试图通过加速AI、大数据与养老场景的深度融合,构建一个“技术-服务-生态-人才”共生的闭环。在这个闭环里,技术不再冷峻,而是化作了守护夕阳红的最温暖力量。

面向未来,我们有理由期待,这种开放、共赢的生态模式,将撬动更广阔的市场,让每一位长者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