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云南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,照顾老人的专业人手却有点跟不上,这可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。为了让老年人在云南生活得更舒心,也为了让“旅居云南”这张名片更亮堂,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最近联手办了件大事——专门针对养老服务行业,下大力气培养技能人才,给咱云南未来上万亿的“银发经济”打下扎实的人才底子。
具体怎么做呢?云南省计划到2025年,要紧盯着全省养老服务的各种实际需要,全面培训养老护理员、医疗护理员、健康照护师(也就是长期照护师)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些专业岗位的人才,总数要超过5万人次。特别亮眼的是,就在今年,政府就会拿出真金白银,补贴培训超过3万人次。 这么大规模、高质量的培训,就是希望能给养老行业输送更多懂专业、有技能的“行家”,把人才缺口补上,让养老服务更专业、更规范。
这次培训不是一刀切,而是会根据大家养老的不同习惯和需求来设计,比如居家养老的、在社区养老的、住养老机构的,还有现在越来越火的智慧养老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、以及来云南边旅游边康养的模式,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。为了把这事儿落到实处,云南省先挑了20个基础比较好的县(市、区)作为重点来推,像是昆明的五华区、盘龙区、西山区、呈贡区,昭通的昭阳区,曲靖的麒麟区、宣威市,玉溪的红塔区,保山的腾冲市,楚雄的元谋县,红河的个旧市、开远市,文山的砚山县,普洱的思茅区,西双版纳的景洪市,大理的大理市,德宏的瑞丽市,丽江的华坪县、宁蒗县,还有临沧的临翔区。这些地方每个至少要补贴培训1000人次以上。
为了保证培训效果,政府会先摸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养老人才,然后挑选靠谱的培训机构,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。学完之后还要进行评价考核,合格了就能拿到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政府还会帮忙对接就业。同时,云南省也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自己多想办法培养人才,支持企业和学校联手,多建一些技能人才培训基地,把产业需求、教学培养、技能评价这几块儿紧密连起来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“产教评”生态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,才能真正满足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,让咱们的基本养老服务质量越来越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云南省还跟国内知名的泰康之家携手合作,共同建设养老服务业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。泰康之家会帮忙开发专业的培训课程,把他们的优质培训资源开放出来,为全省的技能提升培训提供强大的技术后援。大家可以依托泰康之家滇园社区这个实际的养老环境,那里有为不同需求老人提供的独立生活、协助生活、专业护理、记忆照护等多种服务模式,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,将来就能更好地服务于“医养结合”和吸引外地老人来云南过冬或长期居住的“候鸟旅居”新模式,让更多国内外老年朋友都能亲身体验到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是多么惬意和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