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升,不少长辈都想继续学习、开拓视野。新加坡、意大利和德国纷纷拿出了各自的招数,开设丰富多彩的老年学习项目,帮助长者掌握新技能、结交新同伴,让退休生活更加充实有趣。
新加坡:乐龄学苑×名校联手,千门课程随你挑
退休后,林阿姨最爱的不是旅游,而是小区楼下那个乐龄活动中心。这里的手工、绘画、中医保健等课程,不仅价格亲民,还能让大家边学边玩。自2015年启动“幸福老龄化行动”后,新加坡正不断加码。全国乐龄学苑与多所大学和文化机构合作,面向50岁以上老人开出了1000多门课,内容从信息科技到烹饪保健应有尽有。最新推出的教学指导方针,还让授课更贴合长辈需求;跨代学习项目更让年轻人和长者一起上手,用手机摄影、社交软件拉近代际距离。68岁的孙先生就是典型例子:他在网络销售课上学到技巧后,自己开了网店,生意红火。
意大利:老年大学铺天地,志愿活动添乐趣
在意大利中部小城古比奥,一场“多彩人生”画展里,几位老年画家用油画记录日常:宠物、小路和童趣都成了他们笔下的温情风景。事实上,早在1980年,意大利就成立了老年大学协会,如今在全国拥有330家分校,开设语言、文化、人工智能等课程。各地社区中心也会定期组织文化和体育活动,还有环保考古、志愿服务等项目,鼓励长者参与社会事务。刚刚通过的一项新法案,更支持高校和社会组织为长辈们量身打造学习和服务机会,让他们更加融入身边的世界。
德国:大学旁听+数字天使,学习不设限
“学习无关年龄”并非口号。德国大学每年都欢迎大批60岁以上的旁听生,截至2023年冬季学期,就有近1.3万名长辈走进课堂。法兰克福大学的“第三年龄学院”提供法律、经济、语言、科学等上百门课程,不少老同学为了兴趣而来,也有人为了和年轻面孔切磋探讨。此外,“数字天使”项目专门派工作人员到社区,手把手教长辈上网查资料、用智能设备。不少老人说,通过新技能,他们更敢于尝试新事物,也更能享受与人互动的乐趣。
这些举措告诉我们:年龄只是数字,只要保持好奇心,就能不断成长和分享价值。看着长辈们在课堂上专注的神情,不难发现,人生下半场同样可以精彩纷呈。